Ricochet

本廟沿革

  中華民族有史以來,對於忠義事蹟,世代皆備受尊崇與褒賞。如劉、關、張、桃園三結義,在三國演義中之忠義情事,千秋流傳、萬世享祀。如水滸傳一百零八條好漢,義結梁山泊,行俠天下膾炙人口。

  大里杙七將軍廟七將軍爺,在清朝時為保護鄉民,因公就義殉職,受清廷政府明令表揚其忠義可嘉。是臺灣近代史中,因忠貞義烈受百姓頌揚,而享祀千秋、香火鼎盛、神跡靈驗之神祗。

  大里杙是天地會大房林爽文舉義的根據地,林爽文事件震驚大清朝廷,動用了陜甘總督福康安,率領了十萬大軍的兵力,歷時一年三個月,成就了乾隆皇『十全』的戰功。事件平定後,林爽文被查封了近五百甲耕地,為管理這些產業,清廷在大里杙成立了抄封館及汛兵部。

  清同治九年汛兵部士兵翁均、張烈等六名及義犬一隻,(名諱尚存於墓碑之上),赴阿罩霧柳樹湳一帶巡察值勤。適逢山區番人出草掠糧,翁均等六名為維護地方安寧,奮勇與番人應戰,終因寡不敵眾均被番人所殺,壯烈就義。同行之義犬速奔回抄封館悲鳴狂吠,抄封館官員見狀有異,立刻派兵救援,但為時已晚;其義犬因來回狂奔求救,體力透支,於就義之地護主身亡。清廷政府表揚六名士兵及義犬因公殉職忠義之舉,隆重葬於就義之地。(現今霧峰柳樹湳)。

  七將軍爺因已受大清政府褒揚賞賜,為能修成正果位列神班,終須享祀人間煙火,故時常顯靈與番人對抗,保護庒民之身家稼穡。大里杙庒長期蒙受其靈威,庒眾深感其德,由地方士紳發起,鳩資於現址建廟祀之,並以「忠義祠七將軍廟」命名之,迄今已一百多年了。最近常有堪輿單位及某些文史工作者,對本廟及將軍爺以陰廟陰神稱之,是非常不敬無禮之言論,特此正之。

  將軍爺神威顯赫,有求必應。諸多各地善信如家運坎坷不順、事業生意難關苦渡,來廟祈求皆能解困。亦有身染疑難雜症,求得身心舒暢;最靈驗的莫如失物尋找,車輛、牲畜、失憶走失者皆能失之復得。求財得財、求福得福、求子得子、求壽得壽,靈驗之事不勝枚舉。亦因此香火相當鼎盛,來廟膜拜祈福者絡繹不絕,善信更遍及海內外與全省各地,遐邇聞名。

  每年農曆七月五日為將軍爺就義之忌日,遂定為七將軍爺祭典日。因為將軍爺愛看戲,來廟祈求酬願之信士很多,大都以酬戲還之。鼎盛之時更曾經一年演四百多枱戲。每逢祭典日,自農曆七月一日起,鑼鼓喧天熱鬧非常,更需請義消義警支援維持交通。早年農曆七月五日當天全庒宴請賓客,車水馬龍,人神同歡。

  在電視尚未普及的年代,廟前布袋戲,是在地人各家各戶固定的娛樂休閒,由此亦能看出七將軍爺的靈感神威。

  本廟結構為傳統磚瓦木雕建築,歷經一百多年,龜裂剝損、斑駁老舊,在所難免。民國廿四年地方人士有志一同樂捐改建一次;民國九十七年(戊子年)董監事會議決議通過再度整修,包括屋頂剪粘、跤趾陶、琉璃瓦、內殿木結構全部換成紅木材質,重新粉飾彩繪,廟後增建迴廊、八仙亭,移植廟前大榕樹,將萬應公與大眾爺合爐。尤其在這次整修過程中,意外發現本廟開基之神像為一紙糊(小尺寸)之神尊,歷經一百多年,早已腐蝕剝落、殘缺不堪,亦重新雕塑金尊、開光安座。此次的整修工程浩大,花費不貲,非常感謝十方善信慷慨解囊,及全體董監事通力合作,使廟貌煥然一新,於戊子年十二月初十、十一、十二日隆重舉行安龍謝土祈安大典。

財團法人臺中市七將軍廟董監事會 整編

七將軍廟-左殿-七將軍爺

七將軍廟-中殿-大清忠臣義士神位

七將軍廟-右殿-大眾爺、義犬爺